經過200余名建設者晝夜不停連續奮戰72小時之后,華東公司承建的上海市靜安區方艙隔離點于4月18日晚順利完工,并于4月19日交付使用。4月21日,華東公司維保團隊完成維保任務最后撤離。該方艙隔離點擁有1200張隔離床位,水電等設施配套齊全,隔離病房區、醫護通道、運維人員辦公區等功能區劃設置符合規范。
軍令如山 聞令而動
在搶建方艙的戰斗中,中國二十二冶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袁斯浪,黨委副書記張育鵬,副總經理賈林佳等集團領導嚴格要求,相繼作出系列安排部署,對搶建工作多次作出指示批示,要求華東公司不惜一切代價,全力以赴保障項目如期交付。接到任務后,華東公司第一時間成立方艙建設專項領導小組和現場指揮部,公司經理李春彬任組長、總指揮;黨總支書記、代理工會主席、副經理趙書國,副總工程師霍紅偉,經理助理薛尚,上海營銷中心負責人范大偉任副總指揮。公司黨員突擊隊和青年突擊隊應聲集結,30多名管理人員,200余名施工人員迅速到場。施工作業組、技術方案組、后勤保障組、疫情防控組、黨宣組多支隊伍各司其職,在公司黨總支和項目臨時黨支部的統一協調領導下,沖鋒在前,積極投身方艙搶建一線。
竭盡所能 調配資源
上海目前正處于疫情封控的關鍵時期,人員、車輛調動極為受限;而且由于全市范圍內大規模建設隔離點和方艙醫院,物資極度緊張,從本地協調資源的可能幾乎沒有。搶建團隊克服人員、車輛、物資調配面臨的極大困難,緊急從上海、嘉興等地所屬項目部抽調人員、物資支援搶建現場,從南京、蘇州、嘉興、杭州等多個來源地竭力調配資源。
疫情管控形勢下,物資跨省市調運面臨重重困難,很多外省物資車輛不愿入滬,愿意入滬的車輛缺乏通行文件,只能協調在滬車輛到市界接駁,一來一回就要經過多個卡口,人員和車輛往往過了這道溝就面臨下道坎兒。項目團隊只能緊急聯系各道關卡、提供各種證明,幫助運送物資的車輛一關一關地“打通關”。
至4月18日早上,項目累計進場床1201鋪 ,盥洗用品1201套,墻板5000平方米,集裝箱27個,成品移動廁所23套,各類線纜、水泥、磚石等物資悉數到位,這些珍貴的物資雪中送炭,成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砝碼。
疫情防護,絲毫不松
做好搶建現場的疫情防護工作是圓滿完成任務的重要前提。項目部后勤保障協調組通過多方籌措資源,為搶建現場備足了抗原試劑、N95口罩,防護服、酒精等防疫相關物資?,F場疫情防護組對進場人員嚴格登記,查驗48小時內核酸并現場進行抗原測試,符合條件后方可入場;對進場物資、車輛等要進行全面消殺。
搶建現場向在場工作人員每日發放一次N95口罩,并要求及時更換。每天早上組織全員抗原檢測,中午再組織一次全員核酸檢測,織密防護網絡。參建人員撤離前,統一組織核酸檢測,為撤離人員返回原工地或居住地出示24小時核酸檢測提供便利。人員撤離時,專車安排撤離人員點對點原路返回出發地,對因政策原因無法原路返回的人員,安排指定酒店隔離14天。項目建設全程嚴格遵守防疫規定,確保疫情防控安全。
星夜趕工 不負重托
全體參建人員分秒必爭,以“小時”為時間節點,大干快上,4月16日凌晨3時第一批物料到場,在勞務隊伍還未進場的情況下,在場全體管理人員一齊上陣,緊急卸車,為項目搶建爭取時間。驗收條件嚴苛,施工設計難度較大,技術組連夜趕工,4月16日8時,第一套施工方案就編制完成,施工過程中,為滿足運營方不斷調整床位和集裝箱數量等要求,技術組更新施工方案十余次?,F場24小時不間斷作業,建筑隊伍分班輪戰、晝夜不歇。
管理團隊充分弘揚“塑造一流隊伍,建設一流工程,提供一流服務,打造一流品牌”的華東公司特色企業文化,片刻不歇,工期緊張就通宵達旦;沒有住宿條件就席地而臥;設備調用困難就人拉肩扛;驗收條件嚴苛就不放過每一個工程細節。施工隊伍全力搶工,項目部后勤保障組全力保障工人的飲食和住宿,現場儲備足量食品、飲用水等,確保工人吃得飽、睡得好,全力以赴投身建設。全體人員日夜堅守,鏖戰72小時,風華中學方艙隔離點于4月18日下午6點順利完工。
在集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,華東公司積極作為、高效行動,全力投入方艙搶建工作,踐行“一天也不耽誤,一天也不懈怠”的中冶精神,高質量完成了改建工程,向上海市、靜安區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。接下來,華東公司將繼續落實集團公司和上海市各級政府部署要求,切實扛起央企責任,采取多種有力措施為上海市疫情防控作出更大貢獻。